基金收益几点更新 http://520gw.cn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月14日共同在京发布了《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前沿(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91447.3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8.8%。 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前沿团队对数字经济测度理论方法进行了基础构建,并汇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数字经济发展前沿的诸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探索。蓝皮书通过追踪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多视角展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梳理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态。 2010年前后,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由信息互联网阶段全面进入消费互联网阶段。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蓝皮书主编之一蔡跃洲在专门举行的研讨会上介绍,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抓住电子商务和消费互联网蓬勃兴起的机遇,数字经济呈现超高速发展态势,涌现出各种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强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数字中国。课题组对1993~2020年各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并尝试着对中国“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 据测算,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9万亿元(19144.7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8.8%。1993~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为16.3%,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2010~2015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爆发,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11.2%;2015~2020年平均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0.1%。 产业数字化的增速整体快于数字产业化,2012年之前产业数字化增速一直高于数字产业化,在2012年后则出现相对增速的逆转。在数字产业化方面,“ICT制造业”与“ICT服务业”的增速大体相当,但2010年以后“ICT服务业”的增速明显高于“ICT制造业”,在规模上也于2013年实现反超。在产业数字化方面,“ICT替代效应”无论从平均增速还是对应的增加值规模来看都明显大于“ICT协同效应”。 在2018年以前各年份测算基础上,课题组通过趋势外推方式对“十四五”时期各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整体的年均名义增速为11.3%;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26724.0亿元(名义),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155185.7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171538.3亿元。 蔡跃洲还指出,未来数字经济快速增长趋势符合预期。“十四五”时期,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增长有着巨大空间;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发展又将带动工业软件、工业App等ICT服务业(如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业)的高速增长,并可能催生新兴数字部门。 (文章来源:读创)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久易新闻网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