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久易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久易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久易新闻网公众号

久易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复旦才子林森浩:因投毒害舍友被判死刑,为何数百人为其求情?

2021-04-30 发布于 久易新闻网
亲子鉴定

  

  老话常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反之亦然”。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之中,我们总是会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有的令我们欣喜若狂,有的则令我们悲痛难耐。可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黄洋的人生中,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他从此烟消云散的事情,触目惊心。

  临近愚人节之际,黄洋正在兴致勃勃地与好友讨论如何策划愚人节活动来捉弄朋友,可满心期待的愚人节整蛊还未到来,自己却在同窗好友的陷害中,永远的失去了生命。

  想必黄洋无论怎么绞尽脑汁,都不会想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窗舍友,竟满心仇恨盘算着如何杀害自己。最终,黄洋在看似最安全的宿舍里,毫无防备的失去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一时邪念酿恶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全体社会所十分重视、并且竭力提升的大事儿。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尽管读书不是一个人唯一的出路,但它却绝对是每个人发展道路上最好的选择。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里、还是“在经济相对拮据的农村地区,每家每户的父母,都在拼尽全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而林森浩,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1986年10月17日出生于广东汕头。出生农村的林森浩从小生活艰苦,但是在教育方面,其父母却从来不会吝啬,因为他们知道,唯有知识,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乡村穷苦生活。

  在父母拼尽全力和林森浩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他不负众望考上了令全国学子为之魂牵梦萦的复旦大学研究生。

  

  在踏入复旦大学的那一刻,林森浩顿时感觉满怀斗志,期待着多年之后,学有所成的自己可以反哺为自己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因为自己从小怀有仁慈之心,看多了世间太多人因为病痛而愕然离世,所以他选择了可以救死扶伤的医学专业。

  林森浩和黄洋是同窗舍友,平时虽然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嫌隙,倒也没有发生太过严重的矛盾。

  2013年愚人节前夕,性格活泼的黄洋正在和同学商量,打算在愚人节整蛊朋友,一向对黄洋颇有微词的林森浩却不屑一顾,并没有参与讨论。

  看着黄洋越发灿烂的笑容,性格稍有内向的林森浩颇感不爽。因为一时钻了牛角尖,林森浩竟然想到要用自己平时做实验用的化学药剂,来给嬉皮笑脸的黄洋一个大大的教训。

  

  这一天,林森浩找借口将实验室不可以外带的药剂拿到了宿舍,并且注入了饮水机机槽,等黄洋回到宿舍,林森浩故作淡定的眼睁睁看着黄洋将注有毒剂的饮用水喝了下去。

  2013年4月1日,由于干呕不止黄洋被送进了医院。起初,黄洋虽然极度不适却仍有抢救机会,可对一切心知肚明的林森浩,看着因为中毒而痛苦不已的黄洋,心里却感到十分痛快。

  于是,他依旧像平日一样生活,并且前往病房看望黄洋、对黄洋的父亲嘘寒问暖,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投毒谋杀”,会是眼前这个看似性格和善、为人随和、并且学习成绩优良的“好人”所为。

  4月16号下午,黄洋因为长期不明病因、并且毒素深入肝脏而不治身亡。林森浩看着舍友离世的消息,内心有一种报复成功的暗爽,却也伴随着一丝丝不知所措的迷茫。

  

  百人联名来求情

  黄洋中毒没几天,周围的同学朋友便都被叫去了公安局进行例行排查。尽管没有人会想到,黄洋的去世是朝夕相处的舍友林森浩所为,可随着案件线索的一步步明晰,一切证据都十分清晰的指向了舍友林森浩。

  起初,林森浩妄图逃脱法律的制裁,对于黄洋的死因概不承认。后期,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推进,所有证据都变得十分明朗,加上初次作案的林森浩,本就内心有所恐惧无法忍受道德的谴责和时时光临的噩梦,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虽然其父母出于对儿子的不舍,多次聘请律师为其辩护以求从轻审判,可杀人偿命,如若就此放过林森浩,便是对死者黄洋最大的残忍与不公。

  后来,黄洋案件经过严格的反复盘查,林森浩被判处死刑。得知林森浩的判决之后,170多名复旦学子及一名教授,出于仁爱之心,联名写了一封书信为其求情。

  信中除去对死者黄洋的万分惋惜之外,更多的则是对本校学子林森浩的不舍。他们声情并茂地描述道,林森浩对舍友投毒谋杀,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逝者已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重获新生。

  

  如若再将林森浩执行死刑,那么接下来支离破碎的将不光是黄洋父母这一个家庭,连同林森浩的父母,也要从此生活在痛失爱子的撕心裂肺之中。

  联名上书的学生们希望,可以对林森浩免除死刑,转而令其终生抚养照顾黄洋的父母以做处罚。站在感性的角度,这一上书内容似乎合情合理,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人人都能够在滔天罪行之后,因为大家对于生命的怜悯而得到宽恕,那么试想这个世界又会平添多少肆无忌惮的恶意毒害。

  杀人偿命,是从古至今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因而,林森浩的死刑没有因为同学们的求情而得到减轻,最终,林森浩背负着自己犯下的罪行,被执以死刑。

  

  人性本善罪难逃

  一个对自己同窗舍友痛下毒手的“人面兽心”之人,是何以得到177名本校师生的怜悯和集体求情的呢?

  其实,在此次案件发生之前,林森浩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经常对科室病人怀有慈悲之心的老好人形象。

  硕士期间,林森浩不仅多次发表品质优良的学术论文、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颇有建树,而且每次学校有什么公益活动,林森浩都会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到的积蓄对陌生人施以援手。

  不仅如此,林森浩在学校还担任着学生会干部一职,平时对老师同学都十分友善。因而当昔日近乎完美的林森浩被捕入狱并且被判以死刑之后,很多同学们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却依旧不忍心看着这样一名十分优秀的同学从此失去自己的生命。

  

  林森浩最终为自己的罪恶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也为我们往后的教育理念敲响了警钟。林森浩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心灵方面的严重扭曲却让他的生命止步于此。

  这一事件足以证明,我们当代社会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应当紧密地关注其心理健康,从而培育出真正健全、优质的优质人才。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久易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久易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久易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久易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