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久易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久易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久易新闻网公众号

久易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比特币“大跳水”,是崩盘还是假摔?

2021-04-20 发布于 久易新闻网
赚钱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4月17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经历一周狂涨后掉头向下,上演了一出“疯狂的大跳水”。

此前的半年里,加密货币的交易价格扶摇直上。这其中的“主力品种”比特币,已完成价格翻番,以太币则在一周前首次攀升至2488美元的单价,曾长期因名称被当作笑柄的狗狗币,则同样在当周创下单日上涨200%的好戏。

一时间,投机市场人头攒动,杠杆投机者们弹冠相庆,庆幸自己“总算没错过这拨”。

“跳水日”当天,比特币一路冲到61293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余加密货币品种也联袂狂涨,一时间“币圈”里喜气洋洋。

但灭顶之灾毫无征兆地倏忽而至:比特币忽然如断线风筝般掉头向下,最低跌至53302美元,随后才勉强站稳在55000美元上方,24小时内跌去近15%,创下今年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其余加密货币品种也不遑多让。

高台跳水,玩的就是心跳

点数上的损失并不足以勾勒投机市场的惨状。加密货币市场并不是股市,市场主力是叠加了杠杆的短线投机客,任何大起大落都必然引发大量杠杆投机者的强制平仓,从而导致许多一路“赚指数”者一瞬间血本无归。

有投资者说,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玩的就是心跳”,很多玩家既已坐享了半年来财富效应的利好,就必须吞下“大跳水”带来的割肉之痛。

事实上,敢在杠杆期货市场“划水”,都要有些胆量和身家,其中不乏所谓“技术派”、“数值派”。面对“大跳水”,他们当然会追问原因。

加密货币市场并非官方监管下的市场,是没有“官方消息”的,流传的小道消息却不少。

比如,有消息称,美国财政部计划和金融机构合作调查借加密货币洗钱的行为,这“意味着监管时代的到来”;

此外,土耳其央行上周宣布,自4月30日起禁止使用加密货币及其他数字资产进行支付。

但这些未必站得住脚。美国之所以任由“比特币们”上蹿下跳却不加监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于国际法原则,监管即承认其合法性。至于土耳其央行的禁令,真倒是真的,但该国近期内外交困,金融形势太特殊,从体量上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带头效应”。

事实上,自加密货币交易诞生至今,就一直在各路明暗庄家高度控盘的基础上,反复哄炒各种多空题材,令交易价格上蹿下跳、忽冷忽热。

占据消息、资金、通道三重优势的庄家,正是借这种“猴市”和“消息市”,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翻来覆去地收割一茬又一茬“韭菜”,并因屡屡奏效而乐此不疲。

此番“大跳水”,大概率是又一轮“冰火两重天”的上半场。中小杠杆投资者可能在大涨和大跌之中“两头被洗”,但大鳄们却未必不是连获两轮丰收。

“击鼓传花”的游戏如何收场?

许多专业人士都指出,“比特币们”半年来的火箭式上升,和众多名人、机构真真假假的“站台带货”息息相关。

去年10月,支付平台PayPal允许客户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保存在其数字钱包,被公认为本轮大炒作的“冲锋号”。

稍晚,摩根大通、维萨和万事达相继扬言将开始提供加密货币服务,高盛、摩根士丹利也不甘寂寞随后跟进。

前不久,马斯克高调力挺狗狗币,并宣布特斯拉汽车可以用比特币支付;此外,4月13日,比特币交易所Coinbase成为首家获准于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货币企业,估值高达800亿美元以上。

这些喜讯将“比特币们”送上极乐巅峰,并随即在许多庄家的倒计时声中,迎来久违的“大跳水”。

在可预见的将来,“官方承认”仍是遥不可及的,只会成为大鳄们“割韭菜”所一再重施的故技。这意味着,比特币等主要加密货币品种将继续演绎上蹿下跳的“猴市”,且大概率继续被一路抬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比特币”们的市场已高度杠杆化、庄家化。大庄家既难以彻底脱手了结,又要保持高换手率,由此而来的,是交易成本的不断上抬。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线可能,拉抬单价都远比打压划算。

但这出戏该如何收场?

马斯克们说得再好,也难以改变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初被当作所谓“各国法定货币替代者”推出的加密货币,如今已几乎丧失了“完美货币”甚至货币的商品交换介质功能。

如今,它们的存在的价值已非“货币属性”,而是“商品期货属性”。也就是说,它们本身被当成了高杠杆的期货投资商品在买卖、被哄炒。

说到底,此次“大跳水”究竟是崩盘或“假摔”,其实并不重要。

这道理许多“小散户”也懂,但“比特币”们一路走来的财富效应太过诱人,由此难免会产生“击鼓传花效应”:谁都知道,一旦鼓声停歇就会“乖乖不得了”,但许多人都不舍得退出这个游戏,并默祷和相信,当鼓停的刹那,自己不会是那个正好攥着花环的倒霉蛋。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 久易新闻网
    1970-01-01
久易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久易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久易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久易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