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19日报道4月17日,在ARCFOX极狐品牌之夜上,智能豪华纯电轿车阿尔法S正式上市。同时,ARCFOX极狐品牌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款搭载3激光雷达量产车——阿尔法S华为HI版也正式亮相,作为“全球首款搭载三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全球唯一的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而备受关注。 发布会后,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市场调查与商业创新部部长王登,ARCFOX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等高层领导与网易汽车进行了深度沟通,介绍了极狐品牌的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 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 自动驾驶是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阿尔法S华为HI版接近L4级的智能化水平可谓技压群雄。 “很多为什么华为选择了和北汽合作?三年前有远见给华为提供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合作平台的只有我们,而且我们在三电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认为,能够实现这样的智能化水平,与北汽前瞻性的开放心态有关,“越来越觉得我们自己不能够独立做好一款智能车,所以我们找朋友,麦格纳、华为、宁德、SK,已经不叫供应链了,这个叫朋友圈。” 在刘宇看来,在智能电气化汽车的时代,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主机厂不用养数千人的工程师团队,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合作伙伴,同时,主机厂需要研读消费者场景,在无限的想象空间里,做好产品定义这件事。 市场调查与商业创新部部长王登 “今年是真正意义上以高阶自动驾驶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元年,在这个过程中很难界定甲方和乙方。”王登也认为,在此背景下,过去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合作方式得到了改变,应该走向电动和智能OEM和软件开发合作者的深度融合,必须构建深度互信才能做成事情。要拥抱智能汽车时代,需要构建更为深度的合作,打开过去不能打开的东西,一起探讨给用户产品定义创新和功能实现算法。 对于合作者而言,北汽蓝谷在全世界范围拥有十年电动车工况数据,在路上跑的数据积累已经有200亿公里,对于做车辆软件开发尤其是车辆策略开发而言,这无疑是非常珍贵的数据。据透露,本月极狐和华为也会发布其他战略级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强化新一代豪华电动汽车上智能的产品长板。 和燃油车不同,电动车不会有很大频次的售后和保养工作。因此让用户有一个很好的体验和感受,打造好和用户的触点很重要。而用户运营是极狐的工作重点之一。极狐建立了用户成长体系,为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权益,提升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在极狐的APP中,可以感受到用户的热情参与。 刘宇介绍,有别于传统逻辑,极狐会更多让消费者参与到售后过程中来。比如去年冬天有车主提出冬天电量消耗大,极狐马上就提出了发热台加热在顶配上面的解决方案,包括在北京建的超换站也是北京车主投票出来的通过与车主的交流,给出解决方案去改造下一代产品。“转型,作为一个用户驱动型的企业不难,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跟国有、民营、外资关系不大,包括互联网企业、传统智造企业,管理层做好管理层的事就可以。”刘宇表示。 在服务商业创新上,据介绍在今年极狐会首发国内800伏高压平台车型,依托高压平台的新一代电驱动系统,能够在产品极致加速3.5秒性能和宁德时代定制的2.2C大倍率充电,支持180千瓦超级快充,实现10分钟充电可以满足197公里续航。 服务领域上也会构建极狐的超充网络。目前在北京已经率先建成极狐第一个超充场站,在今年也会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进一步做充电业务布局,会和合作伙伴像国网、华为,一起做极狐超充网络。 ARCFOX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 渠道方面,据王秋凤介绍,到4月30号三十家体验店就会正式全部到位,在6月底,60家店,22个城市都会全部陆续开业,到今年底40个城市,一百家店会全部开业,这40个城市基本占到电动车市场盘量94%城市。明年保守的想法能够做到150家店。 以下是访谈实录: 北汽新能源是2009年开始做电动车的,我们算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开玩笑说资深人士就是“吃亏”比较多的人士,正因为“吃亏”多,所以思考更多。北汽新能源的思考,就是动力源只是一个载体,未来有所发展的是附着在动力源上的新技术。我们想要创立的新品牌,是围绕驾驶与乘坐进行的。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改变消费者的出行方式——比如当消费者在出行过程中已不需要双手和双脚,那么此刻的他应该在车中做什么?这是我们关于品牌的思考,当然,品牌还需要变革。传统的主机厂、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模式需要变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发现用户运营十分重要。我们不应该只是在车辆出故障或者车友会的时候才想到用户运营,而应该与消费者无限链接。 第二个问题,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高阶自动驾驶。同时我们做了中国首家整车平台知识产权对中国以外的企业授权。我们对“斯太尔”进行了整车平台授权,他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生产。最近听闻很多车企去找华为,问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和北汽合作?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三年前有远见给华为提供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合作平台的只有我们。北汽从2016年便开始了探索,我们在三电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这促使了当初我们和华为的合作,更促使了今天我们和华为共同推出的自动驾驶车型。 电动车的售后逻辑和汽油车有很大区别,油车主要是售后和保养,电动车不会有很大频次的售后和保养工作。因此让用户有一个很好的体验和感受,打造好和用户的触点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还可以,建议大家到我们的APP里去看一下,大家的点评和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对于售前,我们还是十分强调体验。因为电动车现在最大的“焦虑”就是“里程焦虑”,我们一定要通过体验,让消费者把这个“焦虑”打消掉。 我补充一点,有别于传统逻辑,我们会更多让消费者参与到售后过程中来。比如去年冬天有车主提出冬天电量消耗大,我们马上就提出了发热台加热在顶配上面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与车主的交流,给出解决方案去改造下一代产品。不同的产品每周末都有目标人群去我们T4做评价,这些改变我觉得是参与产品定义的,尤其像软件。包括我们这回在北京建的超换站是北京车主投票出来的。 首先还是跟大家解释一下,在ARCFOX组织事业部架构当中,商业创新业务板块和这位媒体朋友理解不太一样。我们商业创新当前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做进一步产品创新?如何在下一代合作中,去做朋友圈战略性的合作,比如我们现在和华为合作。二是在服务领域聚焦。 刚才讨论过程当中就涉及到了产品问题,我就从产品经理人讲一下ARCFOX产品从前期产品上市之后到现在,从调研到用户反馈来看有几个点需要关注: 一个是ARCFOX产品设计,在美学上得到了用户比较好的评价。 第二,我们在产品品质上和麦格纳联合做的豪华品质也是用户口碑很不错。 第三,北汽新能源经过四代电驱动平台开发,超长续航绝对在行业非常领先,阿尔法T和S基本实现同档次的车没有短板。 另外,今天发布的华为HI版,在智能化上是非常核心的,我们在2017、2018年从产品创新角度开始面向智能化做深度融合和布局。在智能化上要解决软件方面,科技公司选择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北汽蓝谷是全世界范围拥有十年电动车工况数据,我们在路上跑的数据积累已经有200亿公里数据积累,做车软件开发尤其对于车辆策略开发对于过去数据使用有非常重的依赖。我们和华为也会在这个月跟大家进一步发布其他战略级的合作伙伴,在智能化进一步强化新一代豪华电动汽车上智能的产品长板。自豪地讲在 我们在今年会首发国内800伏高压平台车型,依托高压平台的新一代电驱动系统,这个情况下搭载最新四驱系统之后,能够在产品极致加速3.5秒性能和宁德时代定制的2.2C大倍率充电,支持180千瓦超级快充,实现10分钟充电可以满足197公里续航。所以我们也会在今年服务领域上构建极狐的超充网络。目前在北京已经率先建成极狐第一个超充场站,在今年也会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进一步做充电业务布局,在这个领域我们也会和合作伙伴像国网、华为,一起做极狐超充网络,围绕产品和服务在这两个领域的商业创新,构建极狐商业合作伙伴、朋友圈做商业创新。 上一次发布会跟大家阐释了一个想法,越来越觉得我们自己不能够独立做好一款智能车,所以我们找朋友,麦格纳、华为、宁德、SK,已经不叫供应链了,这个叫朋友圈。除了华为以外我们还有其他伙伴,但不剧透了,19日会有发布。网络上都说怀念2018年的夏天,有人问我是否怀念2017年夏天,我很自豪地说,我不怀念,因为我更享受2021年的夏天。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负责定义,很多东西都是要封装成标准化的产品,我们走在前面一些,我们应用的是更好的量身定制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后面企业我觉得应用的是标准化,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领先优势。至于渠道,我相信大家也看了徐直军在开发者大会上的讲话,要帮助极狐品牌共同建设极狐品牌,所以还有一些策略,现在也不方便说,等成熟时候我们会一个个展现。 刘宇:这是一个开源的命题,没有定式也没有惯性可以依赖。高晓松有一档节目叫晓说,自动驾驶可以颠覆的是类似携程这样的行业,酒店业和飞机或铁路,比如来上海,我记得他就说来上海出差,第二天起来在写字楼前停下来,个人洗漱找洗手间换洗室就可以解决了,颠覆的是酒店业务,他提出这个。当然现在不太可能。现在要拿阿尔法S要造两座车,叫公务舱,飞机公务舱舒适程度的两座车,合作伙伴找到我们描述这个车完全具备我们对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需求,要一块做,要颠覆车内空间座舱的概念,两座可以完全放平,可以并上一张大床。 新能源行业造车新势力就像一个“镇妖塔”,我们接受了很多有技术有想法而且有资本的公司,它们封印了好多技术,很遗憾只有120万辆的市场,这个“镇妖塔”一旦被打破,“妖魔鬼怪”放出来之后会有很多奇思妙想。 我补充一句,您看一下今天晚上正式预售也是这两天关注比较多的阿尔法S华为HI版这款车定名,这款车就有24个应用可以用,所以我们看到未来车内屏变大,第二发现车上应用跟你用手机一样方便。 我再给大家剧透一个今天晚上发布的点,在阿尔法S华为HI上,我们用了全套鸿蒙OS操作系统,在这样情况下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知的是华为手机、电脑、智慧屏电视无缝连接,家里人在家里看着电视、可以通过手机跟他直接视频沟通,现在把这个场景延展到车上,打视频电话上车要开车,所有车端系统能够在手机端系统进行调用,在车上直接调用车的摄象头和麦克,把现在正在开的视频会议调取到车级的座舱上,对方就会看到你正在驾驶车的场景跟他继续做视频通话,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场景。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难道就应该这样不是吗?第一是这支团队前台将近100人,后台上千名工程师,无论是极狐还是华为憋着一口气,正好到了这个时间点。第二,我们认为今年一定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元年。正好我们认为四年前布的局无比正确,到这个时间点,应该通过我们实物展示。的确蓝谷股票比较平稳,股民也都认为过于平稳了,其实随着我们新产品不断投入,大家知道我们去年业绩也比较差,受疫情影响。但我们是A股唯一一张新能源牌照,美股港股大家活跃度更高一些,我们也希望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能够让股民看到更多的希望。 这就是一个转变,主机厂营销工作被媒体老师“把持”了,我们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我们跟华为上午开产品定价会,这个产品我说了不全算,定价大家都要一起分析,基于各个维度的竞争,还要看高等级自动驾驶它的策略是什么,变成我们在一个圈子里一块想办法打赢我们的竞争对手。 转型,作为一个用户驱动型的企业不难,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跟国有、民营、外资关系不大,包括互联网企业、传统智造企业,管理层做好管理层的事就可以。 从基础能力来讲,激光雷达感知路线是三者融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必须三者融合,因为工况太复杂,现在还有很多工况必须要不断迭代,还有算力,我们是400算力,特斯拉现有是144算力。我们现在已经在规划800top产品,争取在明年年初可以上市。毫无疑问特斯拉是强大值得尊敬的行业先驱,我认为不是竞争对手,我们共同竞争对手有可能是途观(参数丨图片)、汉兰达或雅阁。特斯拉在很多造车理念上,在美国强大科技支撑下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我们要静下心来,尊重友军。如果从市场120万变成320万、520万,我们这些“妖魔鬼怪”才能活,“镇妖塔”的封印不解除,妖精们全得饿死,我也不担心华为见异思迁,忙不过来,不一定有这么多人有其他的客户。 王秋凤:这款车有两个第一:一个是全球首款搭载三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另外是全球唯一的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我们有两个第一加持,今晚的发布会就有一些跟特斯拉的比对,会有专家来讲解,欢迎您听一听。 第一个问题,国家会发牌照会有认证机制有相应等级划分,也会有相应管理办法,如果发现碰撞赔偿的责任,今年应该会是元年,我们等着看看,这不是太多担心的事情。 第二,有些事它不用去积累,有些事我不用积累,你们都参观过主机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是主机厂所有的制造环节,有的再加发动机厂,很多国际大厂连变速箱都没有,才有爱信这样的品牌。主机厂真正核心能力在于用户研究和产品定义,在于造型、产品功能组合,比如现在要问我车里什么最重要,我认为就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我觉得这个车里听歌最重要,上车就是为了移动,这是一个移动空间,这是我们玩了命要去跟要去做好的事情。你说相对投资是投资空气悬架还是高等级自动驾驶?高等级自动驾驶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华为做更多底层的技术和我们需求的响应,,一颗芯片用两亿美金。 另外操作系统,很多主机厂都干这个事情,你看看工程师就知道有6000人,我不相信哪个主机厂养得起6000人工程师团队做自己专属开发,我相信谁都做不起的,尤其华为这样成本的工程师,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是基于底层技术应用。现在有24个场景,下一步再加30个场景,北汽人研读消费者场景为什么是这30个,而别的汽车厂认为是那60个而不是这30个,这才是汽车的魅力。 这些年是有很多汽车品牌,谁也没有大规模长时间过一千万辆,这是一个魔咒,可能只有通用和丰田。这说明汽车选择要素太多了,就跟人一样我们没有长得像,都来源于非洲,没有长得像,因为拐点很多,选择题很多,车也是如此,太多属性在里面,给汽车厂主机厂无限的空间,就是产品定义这时候守好这件事情。 极狐品牌到今年春节前,三个月时间试销,只在两个城市投入销售,北京和镇江,思维方式最简单,哪有人哪能伺候好用户,哪出了问题能第一时间响应维修就在哪里,今年前才真正投入全国的渠道建设,这个节奏,刚才问道变化是什么,这也是我们的变化。不再以所谓的销量目标、时间节点,而以事物成熟度品质度,真正用户是否可以满意,是否有能力让用户满意,如果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补充两个点,第一关于自动驾驶,我们要看到国内跟自动驾驶有关的政策和环境方面,国内是最开放的,现在智能网联示范城市已经超过三十多个城市。所以我们包括国内量产车在一个摸索过程当中,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今年是真正意义上以高阶自动驾驶为代表的自动驾驶的元年,这个过程中很难界定甲乙方,今天谈竞争关系过于早,今天一定是走向电动和智能OEM和软件开发合作者的深度融合,这里面意味着我们为了做ADS很难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讲底层是这样和我们用户界面做产品定义为创新,一定要融合的,它的系统要支持空车,我一定要去给它开放一部分车辆协议和接口,必须构建深度互信才能做成事情。今年率先首发量产双冗余全冗余底层架构,意味着我们和合作伙伴软件开发、测试、连条,甚至不是双方,甚至是三方团队一起做的,很难今天界定所谓的分工或谁是谁的,我们要拥抱的是如何在智能汽车时代,大家构建更为深度的合作,深度互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开过去不能打开的东西,一起探讨给用户产品定义创新和功能实现算法,是这样的逻辑。 我补充一下渠道,我现在特别大的感受,整个渠道网络构建真的不是三个月甚至半年能做出来的,当然我们也在努力地去构建我们渠道、网络,因为这是我们跟用户第一触点,所以在今天有三个城市正式空间店和中心店上线了。到4月30号三十家体验店就会正式全部到位,在6月底,60家店,22个城市都会全部陆续开业,到今年底40个城市,一百家店会全部开业,这40个城市基本占到电动车市场盘量94%城市,全部由我们中心店和SPACE空间店都有。明年保守的想法能够做到150家店,并不是停留在想法上,经过我们详细推演,也包括沟通建设的进度这样说的。这两天进度稍微有点超预期,很多大的经销商集团,之前有很多在节奏里,现在很多都在主动和我们联系,我们回去之后详细做一遍推演,涉及到给用户提供更好服务,包括跟经销商合作伙伴更好发展,每一个城市以城市共创高级合伙人形式跟经销商合作。我们不会在一个城市开大量经销商,现在有很多城市有几个经销商跟我们沟通,我们一般一个城市会优选一到两家经销商,大家能够更好以给用户服务为前提情况下,我们正式城市共创,这是我们目前渠道的建设情况。 既然是元年,一定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好,这是必然的事实。特斯拉对于多场景没有完成很全面的认知,才有一些超出想法和预判的场景出来,才有的想法。但到了这个时候,首先国家产业政策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开会听到牌照必须要发了,到了技术孕育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刚才王登也介绍了很多城市开启高等级自动驾驶的示范区,北京也增大了,南部一大片,不仅仅是亦庄,原来我们只知道海淀、亦庄内、顺义,现在这么大的区域说明国家判断这个到了风口。对于企业无论是华为还是北汽,我们往前走了一步,我们要到先行者,这个时候姿态很重要,希望谋取商业利益还是真心为顾客提供服务,为什么我们放慢网络建设的节奏,有很多投资人渐渐地兴趣提速,因为看到了我们实物的车,甚至我们股东在三里屯那么一个体验店一坐一下午,甚至有人在对面咖啡店坐着数多少人进到展厅,他们要判断是否真诚为用户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我们在积极转变,用户所有合理的需求应该最快被满足,我们把握好这一点,无论是北汽蓝谷还是华为把握好这一点,遇到新的问题也都能解决。常言道兵无定式,水无常形,有解决问题的姿态就可以。 我补充一句,我是觉得你说的这些,其实也是我们现在或我们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研究的,当然这也跟自动驾驶牌照各方面相关,我们这款车现在正式开启预定,Q4会正式给用户交付。接下来上研所有几台车一直持续在跑,欢迎大家跟我们联系陆续安排大家体验我们这个车,大家先看一下真车的情况。包括今天晚上有一个小彩蛋,大家可以更多看看。我觉得自己内心特别大的一个感受,真的这个产业正在发生变革,我想在未来两三年智能汽车黄金时代正式来了,希望未来我们都在产业里面后续多交流。 无广告解析接口 http://www.playm3u8.cn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久易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