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软文推广 现正值春季,阳气生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阳气与我们的免疫力息息相关。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阳气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林国华教授根据《黄帝内经》给出了一些食疗建议。 适当出汗,提高身体适应力 《黄帝内经》中有“开鬼门,洁净府”的说法,意思是指发汗、通二便,即利湿邪。汗液及二便能适时排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气机通调,阳气宣畅。 我们常说“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医来讲,汗孔是邪气出入的通路。适当出汗可宣畅人体气机,增强人体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力。 运动至微微出汗 为此可以进行适当运动如瑜珈、八段锦、太极等相对和缓的运动;冲热水澡温度适宜,冲至微微发汗为度。 喝茶可出汗利便 还可喝茶至微微出汗。上午推荐喝绿茶清热祛湿,绿茶富含茶多酚,能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下午喝红茶、黑茶,当下时节天气寒湿,岭南地区多爱半发酵的乌龙茶,例如凤凰单枞、铁观音。不论哪类茶都建议加上“广陈皮”,有保护脾胃、祛湿、化痰之功。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预防肺病也可以通腑气,也就是利小便、通大便,大小便通畅则不会生热,不容易积聚水湿。利小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喝水喝茶,喝茶这种方式不仅能发汗还能利小便,一举两得,是预防佳法。 吃水果通便 此外,多吃水果也有利小便、通大便的效果,如火龙果、橙子、大蕉之类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平和、能健脾利湿的药材作煲汤之用,如山药、扁豆、陈皮、砂仁、五指毛桃等。 “精以时服”养精气 “精以时服”即按照四季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食疗方案,顺应自然规律食用当季蔬果。 现正值春季,阳气生发,春季养阳宜选择辛甘发散之物,少食酸收之味,以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现介绍几个食疗妙方: 鸡肝瘦肉粥 鸡肝性微温,味甘,能温肝养血以助升阳化气;而脾为生血之本,大米可温养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食之甘温助阳,肝脾同调。 萝卜焖鹅肉 中医认为,鹅肉甘温,具有暖胃生津、补气之功效,能升发胃阳而生津止咳,所以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说法。白萝卜能利大小便、化痰止咳,消食化积,食之能益胃生津,化痰止咳。 海蛤壳萝卜生姜汤 海蛤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甲壳质,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可治疗咳逆上气、瘿瘤、浮肿、小便不通。海蛤肉富含高钙、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生姜辛温,散寒止咳,白萝卜化痰止咳。几味同用,有利肺化痰、下气消食的作用,营养又健康。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久易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