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 千禧年前后,一场狂风席卷了当时的校园: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学校门口小卖部前,瞬间人满为患。 大家急吼吼从老板那里,买来一包包小浣熊干脆面,熟练拆封、洒调料、揉碎面饼。 ▲ 童年的小卖部(图源网络) 不过,最终决定这包面是“真香”还是“就这”,还要看它里面藏着的—— ▲ 九零后人生最初的“盲盒体验”:收集水浒卡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我试图再次梳理水浒卡的过往时,竟当场裂开。 卡片中隐约暗藏着的血腥、香艳、惊悚与传奇,在剥离掉岁月滤镜后,开始缓缓浮出水面。 从世纪初娱乐蛮荒时代崭露锋芒,中期烈火烹油,直到最后迅速陨灭,其间种种,异彩纷呈。 无论你童年是否收集过它,水浒卡的故事,都值得你我在长大后的今天,重新回顾一遍。 就像马尔克斯笔下带着刀痕从战场回到家乡的上校,你有几年几月的时间聆听,他便有几年几月的传奇可述—— 要说起水浒卡的来龙去脉,最早还要向上溯源到 1885 年,卷烟首次进入中国。 当时的美国杜克公司,委托上海某洋行代理旗下的“小美女”牌香烟,并根据西方市场惯例,在烟盒中附赠香烟画片。 在那个遥远年代,一张小小的香烟画片,却代表了最先进的制作工艺: 设计绘图沿用了西方传统绘画技艺,人物神态鲜明,表情自然,且用料精良,堪称业界良心。 后来,“啪”的一下,很快啊,古典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便占领了画片版面。 水浒三国来一套,西游聊斋也少不了,一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二来还没有版权问题,画谁都成,这就给了一众卷烟厂商“来偷袭来骗不讲武德”的机会。 ▲ 水浒卡的祖师爷,香烟画片 当历史车轮驶进民国,民风渐开,烟画上的古典英雄形象,也不得不讲究一次绅士礼仪,给摩登美人们让位。 当年上海滩的名媛们,还不至于拼单,穿旗袍、烫卷发、抽摩尔烟,她们明明那么不普通,所以才这么自信。 绘画技法上则是海派擦笔水彩,淡笔勾勒下莺莺燕燕的鸳鸯蝴蝶,浓笔涂抹出日日夜夜的妩媚风月。 再到后来,随着彩印技术大规模普及,画片也不再是财大气粗的烟厂的专利。 时光流转,社会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烟画便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就在这位老前辈几乎要被人们遗忘时,继承了它衣钵的新生儿,我们的主人公,终于,要登上独属于它的历史舞台了。 1998 年,央视开年大戏《水浒传》震撼首映,一时间风靡南北,圈粉无数。
▲ 强烈建议点开此段BGM,比博燃! 剧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王进打高俅、林教头大战青面兽、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等名场面更是深入人心,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 唢呐一响,揍翻全场 那时,统一集团敏锐捕捉到其中商机,决定跟风蹭个顶流大 IP 的热度,搞一波水浒版“香烟画片”:在旗下售卖的小浣熊干脆面中,附赠以梁山好汉为主角的卡片。 在画师的选择上,他们没有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风格偏卡通的内部人员,而是把它外包给合作方上海奥美。 而水浒卡的作画灵感,其实就来自前文所提到的少年手中的精美画集:日本插画家正子公也的《绘卷三国原画集》、《绘卷水浒原画集》系列。 ▲ 正子公也《绘卷水浒原画集》部分人物作品 正子公也被誉为“当代英雄绘画鼻祖”。 游戏公司光荣,曾将其作品用于《三国志英杰传》等经典游戏的封面,陈凯歌导演力邀他担任《无极》的造型设计,金庸先生也曾向他求画。 ▲ 正子公也 舞台建成,万事俱备,1999 年末,随着第一包小浣熊被某个好奇的孩子撕开,第一张水浒卡面世,正式宣告了—— 水浒英雄卡王朝,盖世到来。 那个年代,互联网还未全面铺开,电子游戏方兴未艾,娱乐节目也相对较少,学生的业余时间基本是在户外度过。 抽出一张稀有卡片,就能震撼全班一整年,当初用水浒卡雇人写作业的更是大有人在。收集一套完整人物的水浒卡,也就成了当时小学生的终极梦想。 每收集到一张卡,都好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画风的江湖。 统一集团原计划制作 108 张好汉卡,后续又加上了包括高俅、潘金莲在内的 6 张恶人卡。 发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水浒卡又进行了数次改版,分为闪卡、普通卡、中卡、小卡等多种版本。 ▲ 流传于当时小学生间的硬通货:水浒闪卡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款以水浒为题材的传统水墨好汉图,这套日漫加水墨的综合体水浒卡,的确更能抓住小学生的心。 ▲ 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下的水浒好汉图 除去水墨画,其实在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也曾为梁山好汉作画。 歌川国芳在每幅画中,都创造性地加入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构图庞杂、色彩纷繁。 ▲ 浮世绘版的好汉图 不过,无论是水墨画还是浮世绘,在小学生眼里,那张干脆面里的水浒卡,才是永远的神。 108 张中作画艺术水准最高的,当属首批发行的天罡排名卡。 豹子头林冲,画师结合人物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摹出纷扬雪地意境中的悲壮与决绝,画面的叙事张力无出其右。 披风随身摆动,寓意挣脱心里镣铐后的洒脱,远处若隐若现忽明忽暗的灯火,点燃英雄前行的方向。 小李广花荣,银枪白袍,神箭将军,画风以写实为主,造型、用色皆具特点,盔甲金属感与武器重量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画师的笔触所勾勒的整体形象,既蕴涵豪迈,又不失精细。 身披紫云道袍,脚踏太极八卦,手持松文古定,入云龙静绕背后,公孙胜是也。 绘画最具奇幻风格的水浒英雄卡,不知是多少孩子曾梦寐以求的图腾。 第二批次发行的一丈青扈三娘,当年也是无数小学生梦中的白月光。 面如凝脂,目光坚毅,缤纷落英,脚踏马首,又美又飒,姐姐我可以!(破音) 但在所有英雄式表象之下,其实也暗藏着香艳、血腥、惊悚等等成人世界的截面。 各位,前方持续高能预警,请系好安全带,这不是开往小学的车! 世界的参差 要!来!啦! 六大恶人卡之一潘金莲,薄衣艳红,帘下望人。 这张卡片通过画师暧昧微妙的笔触与色彩,表现出了人们传统认知中的潘金莲形象。 还有下面这张,朱富眉眼中透出笑里藏刀的感觉,很符合“笑面虎”的绰号。 不过更令人悚然的还是背景,放大的人物阴影下,一些奇奇怪怪的物体从酒坛里探出,仿佛要向见者透露生前所遭遇的恐怖。 赤色虬须,红丝虎眼,催命判官回眸一瞪,就问你敢不敢动。 整幅画作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旧生猛。 不过,也正是由于太过生猛,水浒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一些尺度较大的卡片,在后来的发行中,纷纷遭遇和谐。 酒坛里没了断臂,催命判官刀下的尸体,也神不知鬼不觉地盖上了一块红布。 随着这块红布的盖下,那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集卡时代,似乎也燃尽了自己的使命,熄灭了曾经的光辉。 已过当打之年的水浒英雄卡,即将迎来时代最后为其做出的命运裁决。 后来,千禧年过去,也就几年光阴,网络时代扑面而来。 各类网游开始逐步侵占学生们的时间,“死火海”等民工漫也随之引进大陆,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集卡渐次式微。 而在统一集团内部,为了复制水浒卡的营销模式,顺利推出接下来的三国人物卡,2001 年,他们推出了被后世认为是万恶之源的集卡大杀器: 只要得到一张“完美团圆卡”,就可以换得全套水浒卡片。 统一集团这种榨取水浒卡剩余价值、竭泽而渔、破坏集卡生态的做法,不但加速了水浒卡的消亡,更让那些真正热爱集卡的少年们,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于是大家义愤填膺,纷纷高喊“退钱”。 水浒英雄卡,终于也和小烈小豪的四驱车、需要按时干饭的电子宠物、可以“睡眠”的悠悠球一样,滴落成时代的眼泪。 ▲ “时代的眼泪” 似乎也就是从那之后,我们这代人,真正意义上告别了从前,全面迈入所谓的网络时代。 蝴蝶难以飞跃沧海,无人赢得与时间的竞赛。这几年新版水浒卡的发布,也再未引起波澜。 反而其近似氪金手游的画风,却让无数当年的热血小学生,如今的“中老年轻人”大呼毁童年。 大人,时代真的变了。 ▲ 新版水浒卡 ▼ 随着水浒卡的消亡,我们也终于长大。 如果把梁山一百单八好汉比喻成一个人,则像极了进入社会后奔命的我们—— 身体里有的自己想凭借一腔勇气,反抗这个世界,有的自己又想被主流社会招安,被众人待见,平稳度过一生。 不要去嘲笑,只求衣食无忧的自己,更不要去打击,为了心中所想而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自己。 水浒英雄卡是童年记忆,但更像是一笔被岁月封存起来的财富。 小时候集卡,大家往往会被精彩的作画所吸引,长大后再看,则会重新看见好汉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每个人少年时代的英雄梦想。 千万不能告诉少年,热爱水浒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水浒英雄和他们面对前路时的勇气,其实就活在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下次,当你面对人生困境,倦怠不期而至时,不妨找出那些画有英雄人物的卡片,再听听那曲激昂的唢呐,或许就能重新获得那份纯粹的快乐,以及最初的勇气。 怎能忘了水浒。 *参考资料: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Wikipedia: Water Margin 老湿《大宝鉴》系列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久易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